日前,上海体育学院发布《2021年中国健身趋势》。自2017年起,上海体育学院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合作开展中国健身趋势调查,先后发布了2018年、2019年和2020年《中国健身趋势》,受到了国内健身行业的广泛关注,极具权威性。
这份报告的发布,揭秘了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健身行为的变化,同时也昭示了在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的中国健身趋势。

这份报告的调查结果包含了排名前20的大众健身行为,报告显示减重运动位居榜首,健康饮食、运动与健康从业人士培训与认证、青少年体育、有氧健身紧随其后,位列前五,排在6-10位的是核心训练、私人训练、功能性健身、健康指导和健身专业人士的许可,接下来就是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、自由负重力量训练、户外活动、运动即良医、雇用认证健身专业人士、自重训练、健身结果测量、生活方式医学、小团体私人训练和移动设备运动App。
通过对比前两年的健身趋势报告我们可以看出,健康饮食、运动与健康从业人士培训与认证、青少年体育、有氧健身、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,都是因为疫情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影响,中国健身市场的新增趋势。
通过这份报告,我们还可以看出,以减重为目的、以饮食调控和有氧运动为措施的健身内容,或许会是健身行业未来主要的内容发展方向。
这个并不难理解,近些年,中国肥胖和超重人口的增加率一直都不低,而2020年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“宅家之年”,在全民缺乏运动,减肥、减重自然在疫情缓解之后成了更多人踏入健身房的核心诉求,而健身房项目中的燃脂和塑形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。
与减肥、减重相呼应的是排名靠前的健康饮食和有氧运动,大家应该都在2020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——高蛋白代餐(轻食)到无糖气泡水突然冒头,成了2020年的饮食新潮流,而全民跑步的热情也在2020年达到一个新高潮。
以上种种证明了在疫情肆虐下,人们开始重新思考“健康的价值”,对于运动和健身的需求也开始水涨船高。
在2021年这个后疫情时代,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将更关注健康,追求更健康的饮食结构、更合理的生活作息、更绿色的生态环境和更科学的生活方式。
钟南山院士曾说过:“人类最好的医生是免疫力,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病毒的根本。”而免疫力的提高,靠的就是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。上海国际健身与健康生活展览会(FIBO CHINA)主办方表示,2021年,中国将力推家用健身、团体训练、青少年训练、水中健身、瑜伽、普拉提等蓬勃兴起的健身项目,以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。
在这份《2021年中国健身趋势》中,还包含了5种健身人群的分析维度结果。

由上表可知,健康饮食、健康指导、私人训练、功能性健身、有氧健身和核心训练是5种人群的共同趋势,而不同的是,成年人群在增肌减重、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方面有需求,青少年儿童在减重、预防近视、集体活动方面有需求,而老年和孕产妇更偏向社区健身和身心运动等。
当然,在健身房这个消费场景中,中国成年人仍是消费主力人群,老年群体、青少年群体则亟待培养。
不过,在中国老龄化严重的当下,疫情可谓是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,并且改变了老年群体的消费意识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入到了科技的怀抱中来,支持蓝牙传输数据和智能语音功能的血压计、精准的体温计以及新型多功能血糖检测用品等产品也逐渐出现,并开始流行于老年群体之中,老年人观念的改变,让我国朝着“健康老龄化”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小步,而对于健身行业来说,未来,中老年健身领域将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疫情在客观上改变了很多人的健身行为,也带动了健身行业高速发展。在2021年,整个健身行业都将迎来一次大提速,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,跟不上脚步会被淘汰,跟上脚步就能实现一次质的飞跃!